2009年12月17日 星期四

詠懷

詠懷

• 晚上無法入眠
• 起來彈琴
• 輕薄的幃帳,像是一面鏡子一樣,月亮照在上面
• 清風吹在我的衣服領子上
• 失群的大雁
• 在野外呼喊著同伴

• 飛鳥也在林中長鳴
• 他們與我一樣孤獨不能入睡
• 他們鳴叫同伴,我彈琴也在想念著知音
• 半夜徘徊于林中,我看到什麼
• 就是以上這些
• 我深沈的憂思,自己傷心而已。沒有知音可以了解

• 我們看到出於幽谷遷於喬木的詩,可以了解到鳥在叫,表示的是找朋友。
• 孤鳥、月亮、琴、失眠
•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 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 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 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 今我遊冥冥,弋者何所慕。
• 萬里雲羅一雁飛


• 陶渊明<飲酒>「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 「缺月掛疎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却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 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 王國維<浣溪沙>
• 「天末彤雲暗四垂,失行孤雁逆風飛,江湖寥落爾安歸? 陌上金丸看落羽,閨中素手試調酼,今朝歡宴勝平時。」

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

• 書空:在空中虛擬寫字
• 尋義:尚義
• 逐之:追隨他
• 作:寫

• 晚成:老子大器晚成,早熟是相反詞
• 癡:有笨的意思,也有鍾情於某事物之意。魏晉時代對於因為鍾情某士而忘記外在名利的人很推崇。

• 以其:因為他是
• 辟:指君主招來,授予官職
• 掾 :古代副官、佐吏的通稱。音願

• 王公:王導
• 贊:同意
• 末座:較遠較低的位置
• 老闆又不是堯舜,怎麼能夠每件事情都對


• 當時常辯論聖人與一般的差異,以及聖人能不能學
• 王弼的說法比較流行,他說
• 聖人同於人者五情,茂於人者神明,王導不是聖人,所以他的聰明和我們差不多。
• 甚相嘆賞:很欣賞他

• 時從:當時跟在身邊
• 被追究責任而免去官職
會:恰巧、適逢
• 史記陳涉世家:會天大雨
• 剛好要作一篇文章
• 叫他在馬前馬上寫
• 倚馬一詞就是從此篇文章開使用,稱文思敏捷的人為倚馬才

• 輟筆:停筆
• 俄:很快
• 七紙:七頁
• 殊:很
• 可觀:很有內容與文采
• 讓我人讚美幾句也是應該的
酒德頌
•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為一朝,以萬期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除。行無轍跡,居無室廬,幕天席地,縱意所如。止則搖厄執孤,動則挈榼提壺,唯酒是務,焉知 其餘。

• 有貴介公子,縉紳處士,聞吾風聲,議其所以,陳說禮法,是非蜂起,奮袂攘襟,怒目切齒。先生於是方捧甖承槽,銜杯嗽醪,奮髯箕踞,枕麴藉糟,無思無 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恍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見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嗜欲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海之載浮萍。二豪侍側焉,如 螺蠃之與螟蛉。



病酒:飲酒沉醉如病
• 詩經小雅:憂心如酲,酲就是病酒
• 很口渴
• 跟他太太要酒喝
• 婦是太太
• 太太把酒倒掉,酒壺也摔爛
• 哭著勸他

• 酒喝太兇了
• 不是養生的辦法(促齡具。酒酒,掃除萬事無過,斷送一生唯有。)
• 對身體不好
• ㄧ定要戒掉
• 劉伶說很好,我自己沒辦法戒掉,只有向鬼神祈禱立誓戒酒。你快準備拜神的酒肉。

• 酒肉擺上神桌,太太請劉伶發誓
• 劉伶跪著向神說
• 老天爺生我劉伶
• 出名的是會喝酒
• ㄧ次喝要喝一斛
• ㄧ斛是十斗,李白斗酒詩百篇
• 五斗酒喝下去,酒醉的難受就好了

• 女人家的話
• 千萬絕對不可以聽從
聽有聽到而接受去做的意思
• 聽人之勸
• 說完就拿起酒肉喝起來
• 不久就喝到倒地不起

• 山川自相映發:山發水映,山表現其美,水清澈所以到影也很美,形容山水皆美
接:感官與對象接觸,墨子的專有名詞
應:心像鏡子一樣反應
• 莊子:至人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故能勝物而不傷
• 感官與感官都很忙

• 特別是秋天與冬天之間那段時間
• 為懷:為可以解釋為治,為懷是心裡平靜,風景太好心無法平靜
• 慈悲為懷
• 為情
•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唐李白〈三五七言詩〉

• 秋天有秋水,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 秋天有楓紅
•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 坐厭淮南守,秋山紅樹多

歸去來辭

• 陶潛,字元亮,大司馬(陶)侃之曾孫也。祖茂,武昌太守。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

• 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曰:「先生不知何許人,不詳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貧不能恒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飲必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

• 知 偃兆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為鎮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
• 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 後因以「弦歌」為出任邑令之典


• 在縣,公田悉令種秫穀,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一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素簡貴,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歎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義熙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

• 陶淵明的詩在南北朝時影響不大。劉勰著《文心雕龍》,對陶淵明隻字未提。鍾嶸《詩品》列陶詩為中品,稱陶淵明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認為其詩“其源出於應璩”。梁代昭明太子蕭統對陶淵明推崇備至:“其文章不群,詞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

自祭文

• 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於征,草木黃落。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於本宅。故人淒其相悲,同祖行於今夕。羞以嘉蔬,薦以清酌,候顏已冥,聆音愈漠。嗚呼哀哉!

• 茫茫大塊,悠悠高旻。是生萬物,余得為人。自余為人,逢運之貧。簞瓢屢罄,絺綌冬陳。含歡谷汲,行歌負薪。翳翳柴門,事我宵晨。春秋代謝,有務中園。載耘載耔,乃育乃繁。欣以素牘,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餘勞,心有常閑樂天委分,以至百年。


• 惟此百年,夫人愛之。懼彼無成,愒日惜時。存為世珍,沒亦見思。嗟我獨邁,曾是異茲。寵非己榮,涅豈吾緇。捽兀窮廬,酣飲賦詩。識運知命,疇能罔 眷。余今斯化,可以無恨。壽涉百齡,身慕肥遁,從老得終,奚所復戀!寒暑逾邁,亡既異存。外姻晨來,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


• 窅窅我行,蕭蕭墓門。奢侈宋臣,儉笑王孫。廓兮已滅,慨焉已遐,不封不樹,日月遂過。匪貴前譽,孰重後歌。人生實難,死如之何!嗚呼哀哉!

與子儼等疏
• 告儼、俟、份、佚、佟:
• 天地賦命,生必有死。自古賢聖,誰能獨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友之人,親受音旨。發斯談者,將非窮達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故耶?

• 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遊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僶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余嘗感孺仲賢妻之言,敗絮自擁,何慚兒 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鄰靡二仲,室無萊婦,抱茲苦心,良獨內愧。

• 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 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機巧好疏,緬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來,漸就衰損。親舊不遺,每以藥石見救,自恐大分將有限也。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鮑叔、管仲,分財無猜;歸生、伍舉,班荊道舊,遂能以敗為成,因喪立功。他人尚爾,況同父之人哉!

• 潁川韓元長,漢末名士,身處卿佐,七十而終,兄弟同居,至於沒齒。濟北汜稚春,晉時操行人也,七世同財,家人無怨色。《詩》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爾,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復何言。
祭程氏妹文
• 維晉義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淵明以少牢之奠,俯而酹之。嗚呼哀哉!
• 寒往暑來,日月浸疏;梁塵委積,庭草荒蕪。寥寥空室,哀哀遺孤;餚觴虛奠,人逝焉如!誰無兄弟,人亦同生,嗟我與爾,特百常情。慈妣早世,時尚孺嬰;我年二六,爾才九齡。爰從靡識,撫髫相成。咨爾令妹,有德有操。靖恭鮮言,聞善則樂。能正能和,惟友惟孝。


• 行止中閨,可象可效。我聞為善,慶自己蹈;彼蒼何偏,而不斯報!昔在江陵,重罹天罰,兄弟索居,乖隔楚越,伊我與爾,百哀是切。黯黯高雲,蕭蕭冬月,白雲掩晨,長風悲節。感惟崩號,興言泣血。
• 尋念平昔,觸事未遠,書疏猶存,遺孤滿眼。如何一往,終天不返!寂寂高堂,何時復踐?藐藐孤女,曷依曷恃?煢煢遊魂,誰主誰祀?奈何程妹,於此永已!死如有知,相見蒿裏。嗚呼哀哉!
讀山海經
• 其一
•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 其十
•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死不可怕)
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只重視以前的慣性,等不到良辰?要拋下過去種種)
詠荊軻
•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髮指危冠,猛氣充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
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
淩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歸園田居
•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死也是返自然的一環?)

• 其三
•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 其四
• 久去山澤遊,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
井竈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借問採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餘」。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移居
• 其一
•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弊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 大家都知道「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自況,他在傳中自稱「閒靜少言」,但在南村卻與鄰居「抗言談在昔」,在傳中又自稱「好讀書,不求甚解」,但在南村卻「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遇到素心人做鄰居,彷彿詩人的個性都變了

• 陶淵明的少年時期,有過一段行萬里路的流浪日子,翻閱他的作品,找到類似遠遊的描述有三首。一是在雜詩中,「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不過講起來有可能只是在心裡想的,不是具體的遠遊。

• 二是飲酒詩中,「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塗」,但這次其實是擔任公職去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誰言行的,而且伴隨著一些不愉快的回憶,所以並不太算。三是擬古詩中,「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誰言行遊近,張掖至幽州, 飢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邱,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只有這首是最像的了。

歸去來辭
• 我家裡很窮
• 種田無法維持生活
• 小孩一大堆
• 米缸裡沒有隔夜之米
• 生生:維持生活
• 所資:的憑藉資源
• 未見其術:想不出辦法

• 親朋好友多勸我去做官
• 我心裡也有同感
• 但是找不到管道關係
• 會:恰巧;四方之事:戰事
• 以惠愛為德:以愛護人民、拉攏賢士作為號召
• 因為有德者才可居高位,聲譽是競爭的利器

• 長輩因為我窮就推薦我
• 所以我就被任用為小官
• 不過當時戰爭還沒結束
• 我怕遠行不安全
• 彭澤離我家只有百里
• 公田可以種釀酒的植物
• 所以我就要求到彭澤
• 沒多久
• 心裡就有回家的念頭
• 為什麼
• 我的本性崇尚自然(與名教相對)
• 不是外在的規矩可以轉變成社會需要的人
• 挨餓受凍雖然壓力很大(自己還可以,家人就不忍心)
• 違背自己的本性卻更難以忍受
• 我也做過一些工作
• 都是為了滿足口腹(混一口飯吃,最低生活標準,不是滿足高漲的慾望)而使自己的本性受到這些工作的驅使壓迫
• 於是我有些感慨

感歎。
• 《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一彈再三歎,慷慨有餘哀。”
• 《文選•陸機<門有車馬客行>》:“慷慨惟平生,俛仰獨悲傷。” 李善 注引《說文》:“慷慨,壯士不得志於心。”


• 自以為對不起自己生平的志向
• 本來還希望,做滿一年
• 就收拾包袱當夜離開
• 可是最近
• 我妹妹在武昌過世
• 情:兄妹至親,道理上
• 應該趕快過去奔喪

• 與妹妹感情特殊
• 嗟我與爾,特百常情。慈妣早世,時尚孺嬰;我年二六,爾才九齡。
• 媽媽早過世,那時我十二歲,你才九歲
• 所以我自己辭官
• 從八月到冬天
• 做官八十幾天
• 因為這些事件是依照自己的本性去做(順心)
• 所以寫一篇文章(命篇)
• 叫做歸去來辭
• 乙巳年十一月

• 回去吧
• 家裡的田都荒廢了
• 怎麼還不回去
• 這次來做官
• 是自己讓心靈被身體驅使(沒人強迫你)
• 何必再傷心不快

• 你要瞭解,已經過去的無法挽回
• 諫:改變
• 可是你也要知道,未來的事情還來得及
• 我走錯的路實際上不算遠(慶幸)
• 覺得現在才是對的,以前作錯了

• 回家的路上
• 坐船的時候覺得船搖來搖去的
• 給我的是輕飄飄的感覺(心情也是如此,如釋重負)
• 在船上清新的微風吹在衣服上,好像洗去污濁之感

• 問路上行人前面路況怎樣
• 很氣早晨的光線還如此黯淡
• 有一首歌「微風往事」很好聽

• 詞:馬兆駿 作曲:洪光達 原主唱:鄭怡 
• 早晨的微風 我們向遠處出發中 往事如煙 不要回首
• 晨霧迷漫中 音樂在我心裏響起 幕已開啟 別再憂愁
• 誰知我行蹤 何去何從 誰令我感動 遠離傷痛
• 早晨的微風 在心中
• 晨霧迷漫中 多感動
• 不回首 別再憂愁

• 終於看到我的破房子了
• 高興的跑著
• 近一點時,僕人等在門前,小孩倚著門邊
• 看一下四周
• 三條小路還在那裡(三徑:與隱士的典故有關)
• 松樹與菊花也沒枯死
• 松樹代表寒冷時也不凋謝,堅忍自主
• 菊花代表隱士,是陶淵明的代表

• 採菊東離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 菊花又叫黃花,重陽節的代表

• 牽著小孩的手走進屋內
• 桌上放著酒瓶,瓶裡滿滿的酒
• 拿起酒瓶給自己倒滿酒杯
• 拿起酒杯時
• 抬頭眼光順勢看著庭院裡的松樹
• 欣喜之情浮上我的臉
• 如果我們兩從來不曾相戀,淚水不會浮上我的臉

• 我靠著南邊的窗戶坐著
• 窗戶外是南山(好險,有南山)
• 想像著住在那裡的隱士
• 我將我的傲氣寄託在那裡
• 我也是要成為隱士
• 可是我不必去到那裡
• 我還有家人

•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 容膝:地方很小,兩人對坐都要碰到膝蓋
• 易安:心寬則小屋也可以安居,無求,人至無求品自高。無欲則剛。
• 庭園常去走動,一條路就走出來了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趣,通常解釋作樂趣,庭園中有樂趣。我想把趣解釋成「趨」,跟「蹊」一樣是路的意思。那三條小路的雜草都給他踏扁了吧。

• 雖然有門卻常關著
• 因為沒有客人來,我也不出去
• 蓬門今始為君開
• 蓬門是隱士之門
• 官場那些人我不歡迎

• 拄著柺杖到處去看看
• 流:走動
• 憩:休息(走累了要休息,看到好風景也要停下來)
• 時:常常
• 矯首:抬頭
• 遐觀:看著遠方

• 看到什麼?
• 雲出自山中洞穴,無心從容
• 出,做官也是出
• 出要無心
• 口腹自役不是無心
• 這是不諫的已往

• 也看到黃昏的時候
• 就像人老的時候
• 鳥累了,都知道要回家
• 我像鳥一樣回家了
• (回來就好,陳定南的廣告)
• 這是迷途不遠,來者可追

• 太陽光慢慢暗下來,太陽也要回家了
• 我在獨立的松樹旁徘徊
• 還不想回屋子
• 孤松:不妥協的松樹注定要孤獨
• 陶淵明這時想著自己就像這棵孤獨的松樹
• 黯淡的太陽就像這時的環境
• 天地閉,賢人隱。

• 回來吧
• 不再與那些社會上的貴人來往了
• 我既然想要遺忘外面的世界
• 再開車出去又所為何來

• 在這個小村裡
• 親戚之間親切的對話足以使我愉悅
• 對比官場的虛偽
• 把酒話桑麻

• 在這個小天地
• 我還有書可以讀
• 好讀書不求甚解
• 有琴可以彈
• 我欲醉眠君可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 他對伯牙從年輕就很嚮往

• 《晉書.陶潛傳》:(潛)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息交遊閒業,臥起弄書琴。
•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
孤松與琴都是用撫的,撫這個字夠溫柔,有一種「沈吟」的感覺,曹操: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 鄰居告訴我春天到了
• 要去村子西邊耕作
• 我有時開著車
• 有時划著船
• 開車的時候,我沿著蜿蜒的山路,爬上一個又一個山丘
• 划船的時候,去到幽深的溪谷源頭探險
•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徐志摩的詩)


• 在無言的山丘上
• 我看到樹木生命力旺盛
• 一片綠意盎然
• 在山谷中我看到小小泉水不斷湧出,雪已經融了,溪水將要匯聚成大河
• 注意:巾車、經丘、木欣欣是一組,另三句是一組。這種交叉的句子像蒙太奇一樣,在水經注那裡已經告訴你們了

• 我看著樹與泉
• 羨慕他們都活在生命的起點
• 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 而我,已經快死了,不能沒有一些感慨。
• 行休:行是即將的意思,行將就木。休:死亡。

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 浮生若夢


• 算了吧
• 停留在這個世界還能有多久時間
• 為什麼不放下有我的心
• 委心 wěixīn
• [make one's mind easy;set one's heart at rest] 把心放下。這個句子我想大部分人都解釋錯了,他們都沒有想到「心」在這篇文章裡面一開始是正面的,現在則是有待克服的。

• 文章前面提到心被行奴役驅使,心要勝過形
• 這裡是說人老了,活到多久要交給老天爺,不要去爭
• 任去留:聽任老天爺決定我何時該離開,我就安然的離開
• 造化就是這個老天爺

• 為什麼還要急急忙忙的奔走
• 你要到那裡去
• 今大冶鑄金,金踊躍曰『我且必為鏌鋣』,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為大鑪,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 (大宗師)

• 你問我想要到什麼地方去
• 我不想要富與貴
• 長生不老的神仙又不可能
• 所以只有把握當下
• 當興致來的時候
• 一個人悄悄的出去

• 有時將柺杖插著
• 去到田裡除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 有時我到東邊山上
• 仰天長嘯
• 長嘯可以寄傲

《晉書阮籍傳》載,阮籍在蘇門山見到隱士孫登,“商略終古及棲神導氣之術,”孫登都不應,阮籍於是長嘯而退。“至半嶺,聞有聲若鸞鳳之音,響乎岩谷,乃登之嘯也。”可見隱者修持。後用為游逸山林、長嘯放情的典故


• 有時候到清澈的溪水邊作詩
• 可以用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來說明
• 春天都有到水邊去除冬天穢氣的風俗,叫祓褉(有人說修褉是錯的,完整的說法應該是「修祓褉之事」)

• 徐寧《史記》注:“三月上巳,臨水祓除謂之褉。”
• 《西京雜記》:“三月上巳,九月重陽,士女遊戲,就此祓褉登高。”
• 「褉,祓除不祥也。三月上巳日,臨水洗濯,除去宿垢,謂之褉。」
• 每個月都有三個巳日,第一個叫上巳
• 登東皋可能是重陽節

• 順著春往秋來的節奏過我的日子
• 當我必須離開時
• 酒店關們我就走(邱吉爾)
• 就讓造化者(的馬車)帶著我離開世界
• 在這件事發生之前,我每天快樂的做著老天爺要我做的事(天命)
• 何必想東想西的

陶淵明集序 梁昭明太子蕭統撰

• 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醜行;不忮不求者,明達之用心。是以聖人韜光,賢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德之至,莫逾於道;親己之切,無重於身。故道存而身安, 道亡而身害。處百齡之內,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駒,寄遇謂之逆旅。宜乎與大塊而盈虛,隨中和而任放,豈能戚戚勞於憂畏,汲汲役於人間!齊謳趙女之娛,八 珍九鼎之食,結駟連騎之榮,侈袂執圭之貴,樂既樂矣,憂亦隨之。何倚伏之難量,亦慶弔之相及。

• 智者賢人,居之甚履薄冰;愚夫貪士,競之若泄尾閭。玉之在 山,以見珍而終破;蘭之生谷,雖無人而自芳。故莊周垂釣於濠,伯成躬耕於野,或貨海東之藥草,或紡江南之落毛。譬彼鴛雛,豈競鳶鴟之肉;猶斯雜縣,寧勞文 仲之牲!至於子常、寧喜之倫,蘇秦、衛鞅之匹,死之而不疑,甘之而不悔。主父偃言:「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烹。」卒如其言,豈不痛哉!又楚子觀周,受折於 孫滿;霍侯驂乘,禍起於負芒。饕餮之徒,其流甚眾。


• 唐堯,四海之主,而有汾陽之心;子晉,天下之儲,而有洛濱之誌。輕之若脫屣,視之若鴻毛,而況於他人乎?是以至人達士,因以晦跡。或懷厘而謁帝,或披褐而 負薪,鼓楫清潭,棄機漢曲。情不在於眾事,寄眾事以忘情者也。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其文章不群,辭彩精拔,跌宕昭彰, 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橫素波而傍流,干青雲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

• 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汙隆,孰能如此乎?余愛嗜其文,不能釋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時。故加搜校,粗為 區目。白璧微瑕,惟在《閒情》一賦,揚雄所謂勸百而諷一者,卒無諷諫,何足搖其筆端?惜哉!亡是可也。並粗點定其傳,編之於錄。

• 嘗謂有能觀淵明之文者,馳競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豈止仁義可蹈,抑乃爵祿可辭,不必傍遊太華,遠求柱史,此亦有助於風教也。

• 貴賤賢愚,莫不營營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極陳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釋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贈影
• 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
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
謂人最靈智,獨復不如茲!
適見在世中,奄去靡歸期。
奚覺無一人,親識豈相思!
但餘平生物,舉目情淒洏。
我無騰化術,必爾不復疑。
願君取吾言,得酒莫茍辭。
天地山川這些無生物都是永存的,草木是植物,雖得常理,卻有露榮之、霜悴之。人是萬物之靈,反而在壽命上不如他們。看到世上的人,不知回家的路。沒有發現最後只剩下自己一人的時候,沒有親人可以思念你,只有剩下生平的用具而已。我沒有成仙的辦法,一定會死。希望你聽進我的話,有酒喝的時候就暢飲而盡。(古詩十九首「不如飲美酒」以對抗「年命如朝露」的想法與此相似。)

影答形
• 存生不可言,衛生每苦拙。
誠願遊昆華,邈然茲道絕。
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
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別。
此同既難常,黯爾俱時滅;
身沒名亦盡,念之五情熱。
立善有遺愛,胡為不自竭?
酒云能消憂,方此詎不劣!
影子的回答。保衛生命,這是對我來說總是困難的。我想要到神仙的居所去,卻無路可達。自從與你相遇以來,悲喜與共。只有你在樹蔭下乘涼的時候,才暫時分別。人死了名聲也跟著沒了,想起來就不免激動。做些善事可以給後來人一些幫助,讓後人追思,為什麼不努力去做呢?喝酒雖然可以消憂,比起立善來說,不免略差一等。(古詩十九首裡面「淹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與此相似)

神釋
• 大鈞無私力,萬理自森著。
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
與君雖異物,生而相依附,
結托善惡同,安得不相語!
三皇大聖人,今復在何處?
彭祖壽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賢愚無復數。
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
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
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 老天爺不偏愛誰,所以萬物之中都有森然之理。人之所以是三才之一,就是因為有神之故。我跟形影雖然不同,但是卻是依存在之時就結合在一起。我們總結起來的善惡是共享的,所以我不得不跟你說。像三皇這樣的大聖人,如今在那裡?彭祖號稱長壽,現在不也死了。活的多少中有一死,賢愚雖有分而死無二致。每天喝醉酒,也許可以忘記這個殘酷的事實,但是酒卻有傷身早死的缺點。立善可以給生命快樂,可是後世誰去讚美你?想這些事想太多,也會傷害生命的和豫,所以應該委由命運的安排,像跳到打海中一樣,沒有恐懼也沒有快樂,應該結束的時候就讓他結束,不要想太多。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古詩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行行:不斷的走keep walking
黯然銷魂者維別而已
悲莫悲兮生別離 樂莫樂兮新相知
相去:與你的距離
天涯:猶天邊。指極遠的地方。
阻且長:不好走又漫長
安可知:不知何時可以再見面
胡馬:北方草原的馬
依北方:愛戀著北風,因為北方是他所自來的地方,
越鳥:南方的鳥,越國在南邊
巢南枝:把巢築在向南的枝頭
離開你一天比一天遠
腰帶一天比一天寬鬆,我瘦了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雲遮蔽太陽,你像太陽,白雲表示依些讓你無法回家的障礙,有可能是另一個女子
游子,離開故鄉的人
沒想到要回家,沒想到家鄉等你的人
對你的思念是如此之深,悲傷讓人容易蒼老
年紀已經大了
把這些難過的事情丟在一邊吧
多吃點飯
比較實在

在路上走著早著
走在離開你的路上
走了萬餘里
你我已經各在天涯一隅
一路是如此艱難又漫長
要想再見面不知道是何時
北方來的馬
即使在中原久住
也忘不了來自大草原的風
南方來的鳥
總是把家建築在
可以看見溫暖陽光的枝頭
你對我的依戀會像這樣的馬與鳥嗎
我不知道你的想法
所以離開你越遠
我的腰就越細瘦
我想你身邊是不是有著讓你無法回家的人
想你想到無法呼吸
而年紀就這樣老了
再想你也沒有用吧
明明因為你吃不下飯
還是告訴自己要加油
當你回來時我還在


回車駕言邁
掉轉車頭我將遠行
走在長長不見盡頭的古道上
除了春風對吹著綠草擺盪之外
四下看不到其他東西
過去熟悉不過的東西都已不在
怎能令人不加速老去
衰老來的出乎意料的快
現在才後悔沒有及早做出一番事業
人的壽命不像銅器或石碑
可以長存久遠
突然之間死亡已經到眼前
真正可以留在世上的只有好名聲


驅車上東門
開著車出到東門之外
遠遠望著外城北邊的墳墓
看見巨大的白楊矗立著
也看到王陵前的寬廣墓道兩旁都是巨大的松柏
他已經死很久了吧
躺在地下的那個人
每天在黑暗如夜色般的地底宮殿
睡在泉水中
再一千年也不會醒
時間移動的力量是如此之大
我們的生命像早晨的露珠
太陽一出就乾涸死去
想想人生像是住在旅社一樣
壽命不像金石那樣
一顆永留傳
年復一年的時光荏苒
就是聖賢也沒有辦法跨越
去吃仙丹求長生
卻往往吃到害死人的毒藥
還不如喝喝好酒
穿上好看的衣服
盡情的享受人生
才是比較實在的選擇


孟冬寒氣至
冬天才剛到,冷空氣已經從北方吹過來
吹在身上是多麼冷冽
煩惱多的人才能感受到
失眠的夜有多麼長
長到可以天上星星的移動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十五日的時候月亮亮又圓
二十日的時候就明顯看到弦月狀
有人從遠方來
替我帶來一封書信
開頭寫著我想你
後面寫著,離開你不知不覺已經這麼久
我一直把信放在胸口
三年了,字跡還依然清晰
一心一意懷抱著這封信
以及寫這封信的你
我怕的是你不了解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上邪

上邪
• 一、起源:
• (一)本指樂府採集製作的樂歌。
• (二)也指魏晉至唐代間,可以入樂的詩歌,以及後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
• (三)宋代以後的詞、散曲、劇曲,因為配樂,也稱樂府。
• 例如:蘇軾的東坡樂府(詞集)
• 張可久小山樂府(散曲集)

二、發展:

• (一)樂府詩之名,起源於漢朝。
• (二)樂府詩盛行於漢武帝之後,至宋代終為詞所取代。
三、特色:

• 內容樸質,措辭俚俗,用韻很寬,不講平仄。

四、格律:

• (一)常用歌、行、吟、弄、曲、怨、謠、辭、調、引等標題(長干行、渭城曲、長恨歌、春閨怨等)
• (二)句數不限
• (三)句法參差,五言詩較突出,漢代樂府尚未有純粹的七言詩
• (四)用韻平仄皆可,偶數句必須押韻,可以換韻。
• (五)無須協調平仄。
• (六)無須對仗。
• (七)多入樂,可歌可誦。
五、作者:

•   多為民間文人所作,少數為士大夫所作。
六、作品:

• 飲馬長城窟行,為漢代股樂府詩,屬相和歌辭。
• 長干行,李白仿樂府舊題而作,屬雜曲歌辭。
• 孔雀東南飛,漢代樂府詩,屬雜曲歌辭。為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
• 短歌行,為曹操所作,四言樂府詩。

七、新樂府運動:

• 中唐時期白居易、元稹所倡導的,以創作新題樂府詩為中心的詩歌改革運動。
八、價值:

• (一)樂府詩與古詩同為漢代文學雙葩。
• (二)五言古詩源自樂府而來。
• (三)七言絕句源自南北朝樂府小詩。



• 上邪:歐買尬
• 我想成為你的紅粉知己
• 活再老都不停息
• (除非)
• 山沒有了高度
• 長江也枯竭
• 冬天響大雷

• 夏天落大雪
• 天跟地都黏在一起
• 不然
• 不會與你斷絕

• 啊!想起著三年前的我,被一位男性來放捨,一時目睭煞來失明,
• 拐仔煞舉顛倒變,紅單看做是手形,
• 便所看做是涼亭,剃頭店當作是洗面間,
• 豬掂當作是眠床頂,墓仔埔看做是咱兩人永遠的家庭。
• 啊!我哪會這呢僥倖咧!
• 你也有咒詛偏偏違背我

葉啟田三年前的我
• 彼一年的八月十五夜,相招去海邊站在石頭腳,當年你有咒詛,
• 我沒嫁你沒娶,無疑當今兩年外,我的腹肚煞一日一日大,
• 這是你來誤我,我若想起著我愛你的心肝,
• 無論海水會乾﹑石頭會爛,
• 你甲看!前破後爛火炭匹破彈,虱目魚會跳過岸,
• 奇奇巧巧攏是為著你這累無緣的人啦!
• 男性塊變卦越想心越驚
• 可比船過岸僥倖無凍看


• 啊!如今的我三步做兩步行,孤單惦在大狗山的大狗嶺,
• 有啊看,無啊看,看著雞母娶雞子,若我嘛想要做好子,
• 啊!人生算起來海海呀,木師嘛也釘柴屐,
• 土水師嘛也抹壁,馬馬虎虎啊!
• 擱講,嘛無較詛。
• 花謝了看破 想也無較詛

燭之武退秦師

燭之武退秦師

• 編年體
• 紀傳體
• 記事本末體
編年體
• 按年月日記錄所發生的事件
• 春秋、左傳都是
紀傳體
• 以傳記的形式寫作之史書
• 史記最早
• 本紀:國王的傳記
• 世家:諸侯王的傳記
• 列傳:各領域者的傳記
• 書:封禪書、天官書
• 表:十二諸侯年表

• 以其:因為他
• 貳:兩屬




• 師:軍隊
• 師出無名、師老兵疲、出師不利
• 辭曰:燭之武拒絕
• 壯:年輕時
• 在你眼中我不如他人,所以沒有重用我
• 無能為:沒有能力貢獻什麼

• 侯王自稱孤寡不穀
• 孤:孤兒
• 寡:死配偶
• 不穀:不吃飯,快死了
• 朕:裂縫

• 許之:答應他
• 縋:垂降
• 敢
• 謙辭,「不敢」的簡稱,冒昧的意思:~問。~請。~煩。
• 方言,莫非:~許。~怕。~是哥哥回來了?

• 煩:麻煩你動手
• 執事:你手下的人
• (不過)
• 越國:跳過一個國家(指晉國)
• 鄙遠:遠指鄭國,鄙是動詞,原來意思是邊疆,此處是把鄭國變成秦國的邊疆

• 你也知道要維持很困難
• 陪鄰:使你的鄰國晉國國力加倍
• 他的國力增加,你的國力相對就減少
• 如果你肯放我們鄭國一馬
• 舍:捨
• 東道:往東邊走的路上
• 主:招待者


• 行李:使人
• 共:供
• 乏:缺的東西,糧食金錢
• 困:累,要休息之處
• 你也沒有損失(其實大有所獲)
• 以上說放過鄭國的好處
挑撥離間
• 你曾經幫助他們
• 許君:他們答應你
• 割讓兩塊地給你
• 朝濟:早上渡過黃河
• 設版:建築防禦工事
• 君之所知:你應該沒有忘記

• 之有:沒有滿足的時候
• 欲壑難填
• 封:疆界:~疆。~域。~界。 動詞就是擴張界址,將界址移到東邊的原來鄭國領土
• 肆其西封:擴大西邊領土
• 闕秦:使秦領土減少

• 將焉取之:要去哪裡拿
• 唯君:希望你
• 圖之:想清楚
• 秦伯聽了很高興自己沒有做傻事
• 盟:簽訂和平條約

• 會意。甲骨文字形,下面象個盤盂,中間放著牛耳。古代盟會要割牲歃( shà)血,主盟人手執牛耳,掘穴埋牲。本義:在神前發誓結盟
• 掌盟載之法。凡邦國有疑會同,則掌其盟約之載,及其禮儀,北面謂明神。——《周禮•司盟》
• 掌盟詛。——《周禮•詛祝》。注:“盟詛,主於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詛。”

• 子犯:晉文公的舅舅
• 主張攻打秦國軍隊
• 微:否定詞
• 否定詞通常是M開頭的音
• 莫、末、否、無、弗

• 夫人:秦國王
• 不及此:沒有今天
• 因:藉助
• 人:秦穆公
• 敝之:傷害他
• 仁:愛

• 與:同伴、盟國
• 兩個一起來,回去變仇人
• 沒有智慧防範於未然
• 整齊的軍隊變成雜亂
• 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 637BC.九月,晉惠公卒。懷公立,命無從亡人,期,期而不至,無赦。狐突之子毛及偃從重耳在秦,弗召。冬,懷公執狐突,曰:「子來則免。」對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策名、委質,貳乃辟也。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年數矣。若又召之,教之貳也。父教子貳,何以事君﹖刑之不濫,君之明也,臣之願也。淫刑以逞,誰則無罪﹖臣聞命矣。」乃殺之。卜偃稱疾不出,曰:「周書有之:『乃大明服。』己則不明,而殺人以逞,不亦難乎﹖民不見德,而唯戮是聞,其何後之有﹖」

• 晉公子重耳之及於難也,晉人伐諸蒲城。蒲城人欲戰,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於是乎得人。有人而 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從者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廧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劉, 以叔隗妻趙衰,生盾。將適齊,謂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後嫁。」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處狄十二年而行。

• 過衛,衛文公不禮焉。出於五鹿,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賜也。」稽首受而載之。及齊,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乘。公子安之。從者以為不可。將行,謀於桑下。蠶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殺之,而謂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者,吾殺之矣。」公子曰:「無之。」姜曰:「行也!懷與安,實敗名。」公子不可。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 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僖負羈之妻曰:「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國。反其國,必得志於諸侯。得志於諸侯,而誅無禮,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貳焉!」乃饋盤飧、寘璧焉。公子受飧反璧。及宋,宋襄公贈之以馬二十乘。
戰爭的根源
• 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叔詹諫曰:「臣聞天之所啟,人弗及也。晉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將建諸,君其禮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晉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離外之患,而天不靖晉國,殆將啟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從之,三也。晉、鄭同儕,其過子弟固將禮焉,況天之所啟乎!」弗聽。
到楚又到秦
• 秦伯納女五人,懷嬴與焉。奉匜沃盥,既而揮之。怒,曰: 「秦、晉,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懼,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請使衰從。」公子賦<河水>。公賦<六月>。趙衰曰:「重耳拜 賜!」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級而辭焉。衰曰:「君稱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這是秦國對晉文公的恩典
• 二十四年630BC.,春,王正月,秦伯納之(護送他回國)。不書,不告入也。及河, 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負羈絏從君巡於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猶知之,而況君乎﹖請由此亡。」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于河。濟 河,圍令狐,入桑泉,取臼衰。二月甲午,晉師軍于廬柳。秦伯使公子縶如晉師。師退,軍于郇。辛丑,狐偃及秦、晉之大夫盟于郇。壬寅,公子入于晉師。丙午, 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宮。戊申,使殺懷公于高梁。不書,亦不告也。
流亡路線
• 晉→狄→衛→齊→曹→鄭→楚→秦→晉

宋人酤酒

宋人酤酒

• 宋人:當時表示愚笨的人通常都以宋國為例
• 酤酒:買酒。賣酒也是用這個字。
• 概:刮平斗、斛用的小木板。
• 〈动〉 引申为刮平,不使过量 [scrape]
• 夫水,徧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盈不求概,似正。——《荀子•宥坐》

• 遇:對待,款待
• 不售:賣不出去
• 其計不售:不能施展
• 閭:《說文》里門也。
• 長者:老人家。當時老人有權威,各地都有敬老措施

• 狗猛:狗兇嗎。猛,健犬也。
• 或令:有人叫。或:some
• 懷錢:當時已經開始用錢幣
• 往酤:去買
• 迓:迎。meet face to face;move towards
• 齕:咬而不斷。


• 有道之士:有能力但沒有做官的人。當時有許多遊走各國的遊士。
• 大臣:已經有官位可是不一定有能力的人,許多世襲的貴族就是這一類。
• 蔽脅:被蒙蔽。裹脅、威脅。
• 奚:什麼。患:擔心worry   anxiety

• 社通常有樹,通常很大
• 樹:種
• 塗:上漆
• 穿:破,透:~透。揭~。
• 燻、灌:火攻水攻
• 投鼠忌器
• 左右:旁邊的人。指宦官等近侍之人

• 出:宮廷外
• 因其勢而收人民之賄賂,或是勒索人民
• 入:在宮中
• 比周:包圍國君
• 比:並列
• 周:圍繞


• 間:窺探
• 情:實況
• 外內為重:內外勾結,外的大臣,內的左右。
• 據:依靠、用手捉住



• 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為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則群臣畏其威而歸其利矣。

• 故世之姦臣則不然,所惡則能得之其主而罪之,所愛則能得之其主而賞之。今人主非使賞罰之威利出於己也,聽其臣而行其賞罰,則一國之人皆畏其臣而易其君,歸其臣而去其君矣,此人主失刑德之患也。

• 今君人者、釋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於臣矣。故田常上請爵祿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於百姓,此簡公失德而田常用之也,故簡公見弒。子罕謂宋君曰:「夫慶賞賜予者,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殺戮刑罰者,民之所惡也,臣請當之。」於是宋君失刑而子罕用之,故宋君見劫。田常徒用德而簡公弒,子罕徒用刑而宋君劫。故今世為人臣者兼刑德而用之,則是世主之危甚於簡公、宋君也。故劫殺擁蔽之主,非失刑德而使臣用之而不危亡者,則未嘗有也。

南轅北轍

• 轅:車前曲木上鉤衡者謂之輈,亦曰轅。
• 轍:《說文》迹也。《增韻》車輪所碾迹也。



• 中道:途中
• 伸:拉平(見國王前)
• 焦與塵都是完成式表狀態
• 衣服焦了,頭沾塵了(dusted)
• 臣來(的路上)



• 方:正當
• 北面:臉朝北
• 之楚:至楚
• 奚為:為什麼朝北
• 動舉:都是行動作為的意思
• 動:常常
• 動輒得咎

• 王國:王之國
• 廣地尊名:使自己地變廣、名變尊
• 背道而馳也是此意

悲憤詩

悲憤詩
五言詩起源
• 五言詩起源很早,《詩經》裏就有一些五言詩句。但它的正式興起,還是在漢代。漢初的《戚夫人歌》後四句是五言,西漢中後期的樂府民歌,如《漢書•五行志》所載的童謠 “邪徑敗良田,讒口亂善人。桂樹華不實,黃雀巢其顛。昔為人所羨,今為人所憐”,也是一篇完整的五言作品。相對於四言詩,五言詩雖然只是增加了一個字,但它增加的是整整一個節奏,因此,句中的容量就大不少,表現功能也強得多,並且給詩句的變化提供了更多餘地。


• 在東漢,無論民間歌謠還是文人創作,都有了長足發展。《飲馬長城窟行》、《上山采蘼蕪》、《十五從軍征》等樂府民歌,都是一些令人注目的作品。班固則是最早從事五言詩寫作的文人,他的《詠史》,五言十六句,顯示了文人學習民間新詩體之初的現象。後來,又有張衡《同聲歌》、秦嘉《贈婦詩》、酈炎《見志詩》等產生。到漢末,隨著“古詩十九首”的出現,五言詩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從建安時期開始,五言詩壓倒了四言詩,進入了它的全盛時期。


• 《 後漢書• 董祀妻傳》 說蔡琰「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詩二章。」第二章是騷體,凡三十八句。第一章是五言詩,凡一百零八句,就是本篇。這詩開頭四十句 敘遭禍被虜的原由和被虜入關途中的苦楚。次四十句 敘在南匈奴的生活和聽到被贖消息悲喜交集以及和“ 胡子” 分別時的慘痛。最後二十八句 敘歸途和到家後所見所感。

• 權柄:參考韓非子的賞罰二柄。

• 天常:
• 三綱、五常這兩個詞,來源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的“ 五倫” 道德規範。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 貴陽而賤陰” 的陽尊陰卑理論,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

• 董仲舒認為,在人倫關係中,君臣、父子、這三種關係存在著永恆不變的主從關係: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亦即所謂的“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這三綱。君、父、夫體現了天的“ 陽" 面,臣、子、妻體現了天的" 陰" 面;陽永遠處於主宰、尊貴的地位,陰永遠處於服從、卑賤的地位。


• 篡:篡位
• 弒:弒君
• 董卓於西元189 年以並州牧應袁紹召入都,廢漢少帝( 劉辯) 為弘農王,次年殺弘農王。
• 誅殺朝中舊臣
• 指被董卓殺害的丁原、周珌、任瓊等。

• 從洛陽遷到長安
• 挾天子以令諸侯
• 彊:等於強
• 指起兵討董卓。初平元年(190 年) 關東州郡皆起兵討董,以袁紹為盟主。

• 指董卓部下李榷、郭汜等所帶的軍隊。初平三年(192 年) 李、郭等出兵關東,大掠陳留、潁川諸縣。蔡琰於此時被擄。
• 胡羌:指董卓軍中的羌胡。董卓所部本多羌、氐族人( 見《 後漢書• 董卓傳》) 。李榷軍中雜有羌胡( 見《 後漢紀• 獻帝紀》 記載) 。

• 義師勤王
• 不祥:違天不祥
• 君臣之道為天三綱之一,違之不祥
• 東下:從長安往洛陽,洛陽在東,地勢較低,處下游,所以說「東下」。
• 軍威壯盛

• 平土:洛陽處平地,長安則是高原
• 獵野:獵於郊外,此處有掠奪人民與糧食的意思
• 圍城邑:市區為城,收刮郊區以使市區防守者無糧,攻方則就地取食。此時守方應該先「堅壁清野」。強化防禦工事,將野外可以利用的東西都收起來或摧毀,以免敵軍利用。

• 所向:董卓軍隊所遇到的
• 悉破亡:都被攻破(城)或被殺死(人)
• 孓遺:單獨、剩餘。此處取剩餘。
• 應劭:逆臣董卓,蕩覆王室,典憲焚燎,靡有孓遺,開闢以來,莫或茲酷。
• 詩經:周餘黎民,靡有孓遺。

• 屍體擁擠,形容多。
• 割下頭可以有戰功,所以前一句的詩體是沒有頭的
• 婦女奪為軍妓或奴婢
• 著者也是被擄掠之一
• 往西邊到函谷關


• 迥:遠
• 還顧:回頭看(故鄉)
• 窈冥冥:不清楚,一片模糊
• 肝脾:內在痛苦,五臟如破碎一般
• 所略:掠,捉到的人
• 屯聚:定居、聚集


• 有的人親子被捉在一起,可是不敢說話,怕被認出來(增加被威脅的機會)
• 失意:失人的意(台語)
• 幾微:很小的
• 動輒得咎
• 輒言:動不動就說(殺了這些俘虜)
• 讓你吃刀子(以汝等餵刀)

• 我曹:我輩
• 不活汝:不讓你們活下去,活是動詞
• 不堪:受不了
• 詈罵:詈, 罵也。
• 有時候棍子打下來
• 毒痛:毒,猛烈的、嚴酷的
• 早上哭著上路

• 晚上圍坐著哭(大概不能躺下)
• 也不敢說話
• 想死不能
• 想活,處境卻是沒有一刻是如人意的
• 彼蒼:老天
• 何辜:( 我們)有何罪

• 邊荒:邊疆之地
• 指南匈奴,其地在河東平陽( 今山西省臨汾附近) 。蔡琰如何入南匈奴人之手,本詩略而不敘,史傳也不曾明載。《 後漢書》 本傳只言其時在興平二年(195 年) 。是年十一月李榷、郭汜等軍為南匈奴左賢王所破,疑蔡琰就在這次戰爭中由李、郭軍轉入南匈奴軍。

• 華:中原
• 當地風俗沒有中原的義理
• 氣候又下雪寒冷時間多
• 胡風:北風
• 春天夏天都還吹著寒冷的北風


• 吹的我的衣服飄盪
• 呼呼的灌入我的耳朵
• 這種冷涼卡(不)好的天氣讓我想起父母
• 在父母身邊是多好的事
• 所以就有說不完的感嘆


• 聽到有外地來的人,大家就很高興
• 趕著向前去問他故鄉的消息
• 但是往往都不是故鄉的人
回鄉的我

• 原主唱:余天
走遍了天涯海角 也是 故鄉的月卡 圓
吃遍了山珍海味 也是阿娘 煮的卡有滋味
秋風一年一年吹 日子一工一工過
我已經是一個受盡風霜 吃過苦楚的人
故鄉的父母 久年無看的好朋友
早日使恁頭殼疼 乎你煩惱的我
已經倒返來 已經成功倒返來

• 後來幸運的曹操派人來接我,自己能夠走,卻必須留下兒子,親屬的牽絆如線一樣的拉扯我的心,想到此別將無再見之日,如同生死一樣的永遠分離,不忍心告別他而去。

• 邂逅 xièhòu
• 不期而遇
• 今夕何夕, 見此邂逅。——《 詩• 唐風• 綢繆》
• 邂逅發露, 禍及知親。——《 後漢書• 杜根傳》

• 徼:僥倖。這句是說平時所覬望的事情意外地實現了。
• 骨肉:喻至親。作者苦念故鄉,見使者來迎,如見親人,所以稱之為骨肉。或謂曹操遣使贖蔡琰或許假託其親屬的名義,所以詩中說“ 骨肉來迎” 。

• 骨肉:曹操以作者為蔡邕之女,遣使來迎
• 可是在這裡生下的孩子無法隨同
• 母子天性,如何可以割捨
天屬
• 林回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或曰:『 為其布與﹖ 赤子之布寡矣;為其累與﹖ 赤子之累多矣;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何也﹖』 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屬也 。』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 。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 綴,猶結也。
• 念:想到
•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
• 存亡:到死之時都無見面之日
• 乖:分離、違背

• 兒子抱住我,問我要到那裡去,別人告訴他,你母親要走了,(我自己說不出來),不會再回來了。兒子說母親一直都愛我,如今怎會如此狠心?我還沒長大,怎麼不想想我?
聽到兒子這樣說,心裡都碎了,幾乎要瘋狂。哭著撫摸著他,要出發了,又頻頻回頭,下不了決心。
• 跟我同時被抓的人為我送行,羨慕我可以回去,也哭的悽慘無比。馬與車彷彿被這樣的悲傷與哭聲震懾住,無法前進。
• 旁觀者也都欷噓無言,路上行人感嘆不已。走吧走吧,割捨親情,一天走的比一天遠,長長的三千里路,除了雲和月,何時可以再見你。想起懷胎十月所生子,心裡像碎了的石頭

飄零的落花

• 作詞:劉雪庵 作曲:劉雪庵

• 想當日梢頭獨佔一枝春 嫩綠嫣紅何等媚人
• 不幸攀折慘遭無情手 未隨流水轉墮風塵
• 莫懷薄倖惹傷心 落花無主任飄零
• 可憐鴻魚望斷無蹤影 向誰去嗚咽訴不平

• 莫懷薄倖惹傷心 落花無主任飄零
• 可憐鴻魚望斷無蹤影 向誰去嗚咽訴不平

• 回到故鄉才發現,家人都已經不在了
• 又沒有親戚
• 以前的城市現在是森林,院子長出野草。地上的白骨不知是誰的,橫七豎八,沒有掩埋。

• 走到門外聽不見人聲,只有豺狼嚎叫,孤單的我與孤單的影子,肝肺像要糜爛一般,爬上高處眺望,(望兒子)靈魂忽然飛走了一樣,

• 旁人安慰我說,生命很快就會結束(死後就可以見他),但是忍辱偷生,活著又有何意義?再嫁給董祀,我也努力過生活,因為我在戰亂中成為卑賤之人,很怕丈夫嫌棄我而離婚。像這樣想念不在身邊的兒子,又怕在身邊的丈夫離開,生命短暫卻憂愁不斷,真是艱難。

• 奄:突然 、迅速 、微弱
• 彊:勉強
• 視:看。息:呼吸。表示活著。
• 聊賴:聊:姑且、暫且、略微、依靠
• 兩者可以同義
• 雖然活著可是沒有可以依靠的人(兒子不在,親人也死了)
• 沒有意思(百無聊賴)

• 託命於新人:再結婚
• 指作者重嫁的丈夫董祀
• 自己勉勵自己要盡心盡力過新生活
• 但是被擄的我,已經在當地結婚生子
• 殘花敗柳故言鄙賤
• 所以一直擔心著,丈夫會拋棄我
• 人的壽命又有多長,何況我此時
• 每天這樣擔心著(不如…… )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詩經

「國風」以前叫「邦風」,避劉邦諱改為「國」。出土文獻證實這個說法。


伐木與鳥鳴都是聲音,伐木使鳥不安,所以發聲。但看下文似乎並不是如此,因為鳥要遷移到更高大的樹上去,更明亮安全的樹上去。(良禽擇木而棲),不要住在幽暗的谷底。詩人判斷,鳥的鳴叫是為了尋找朋友(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深谷中的朋友太少了(友直友諒友多聞)。據此鳥類現象可以引出的人生教訓是:何況我們是萬物之靈的人類,怎麼可以不尋求朋友以自我提升呢?謹慎的聽鳥的叫聲中和平安詳的韻味,因為他找到知音,如果我們也找到知音,生命之樂章也將如此鳥鳴。


「彼黍離離」三段都一樣,「彼稷」卻有不同的發展。在此田園中走路的人心裡面也有相應的情緒。好像彼稷越是成長,主角的心裡越是悲傷。這是什麼原因?推測:黍是食物,可以活人命。稷是高梁,可以作酒。酒會亂性誤事。西周被消滅,是因為國王喝酒寵愛褒姒,看到引起滅國原因的彼稷,心裡不由得難過。其次,周朝消滅商朝,周朝小而商朝大,因為商朝酒池肉林不理國事,所以戰敗。周朝建立時,就告誡子孫不可以酗酒。而歷史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不接受歷史的教訓。作者心憂的原因,不只是對已經王國的西周,可能也針對新王朝在風雨飄搖之中的情勢感到憂慮。(憂,也有「思」的意思,如果這樣就是說,我是在為國家的前途思考著)「中心」就是現在「心中」的意思,「中原」是「原中」,「中國」有時是「國中」。

另外有一種解釋:原先的宮殿已經都成為田野,沒有人記得過去此處的繁華。「故宮禾黍」這一個成語即出自此,本指周朝大夫經過故國宮室,看見滿地禾黍,而感慨周室的顛覆。後用來比喻感念故國的情思。


古代文武合一,當兵是貴族的專利。「伯」可能表示是高級軍官,另外一方面,「伯」也是排行中的老大,伯仲叔季四字表示一二三四,「季」也表示最小的意思。排行是以整個家族計算。

自從你到東方去出征,我的頭髮就像亂草一堆,並不是沒有洗髮用品,是不知道為誰裝扮。(女為悅己者容,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其雨其雨,即將下雨,結果卻是杲杲出日,密雲不雨,事與願違。聽到消息說你要回來了,結果卻是另一個失望。「其」這種用法甲骨文裡面常見,「出日」就是「日出」。你不回來,我只有剩下思念一途。思念在我是甘心為之,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對你用情如此之深,我雖甘心,卻頭痛不已。所以有時我祈求可以有忘憂草,可以種在屋子後面。希望可以減少思念之苦。但是,頭痛好了,心痛才開始。李清照的詞:「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既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眉頭」就是「首疾」,「心頭」自然是「心痗」。

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秋聲賦

【秋聲賦譯文】
夜裏,歐陽子正在讀書,聽到有聲音從西南方向傳來,不禁悚然而聽,驚道:“奇怪!”這聲音初聽時淅淅瀝瀝,瀟瀟颯颯,忽然變得洶湧澎湃,像是夜間波濤突起,風雨驟然而至,碰在物體上,鏦鏦錚錚,猶如金屬相擊。再聽,又似奔赴戰場的軍隊正銜枚疾進,沒有號令,只有人馬行進的聲音。於是對童子說:“這是什麽聲音?你出去看看。”

童子回答說:“月色皎皎,星空燦爛,浩瀚銀河,高懸中天。四下裏並沒有人聲,那聲音來自樹林中間。”我恍然歎道:“哦,原采這是秋天的風聲呀,真令人感傷,它怎麽就來了呢?
秋天總是這樣的:它的色調淒清慘澹,雲氣消失,煙靄飄散;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遠,日色晶明;它的氣候清冷蕭瑟,悲風凜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蒼涼,川流寂靜,山林空曠。所以它發出的聲音時而淒淒切切,時而呼嘯激昂。秋風未起時,綠草如毯,豐美繁茂,樹木蔥蘢,令人神怡。然而它一旦來臨,拂過草地,草就要變色,掠過森林,樹就要落葉。它用來摧敗花草、使樹木凋零的,便是一種肅殺之氣的餘烈。

“秋天是刑官行刑的季節,它在時令上屬陰;秋天又象徵著用兵,它在五行中屬金。這就是常說的‘天地之義氣’,它常常以肅殺爲意志。自然對於萬物,是要它們在春天生長,在秋天結實。所以秋天在音樂的五聲中又屬商聲,商聲是代表西方的一種聲音,而七月的音律是‘夷則’。商,也就是‘傷’的意思,萬物衰老了,都會悲傷。夷,是殺戮的意思,凡萬物過了繁盛期,就會走向衰敗。

“嗚呼,草木是無情之物,尚有衰敗零落之時。人爲動物,在萬物中又最有靈性。有無窮無盡的憂愁來煎熬他的心,又有無數瑣碎煩惱的事情來勞累他的身體,費心勞神,必然會損耗精力。何況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憂慮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決的問題,自然會使他鮮紅滋潤的膚色變得蒼老枯槁,烏黑光亮的鬚髮變得花白斑駁。人非金石,爲什麽卻要以不是金石的肌體去像草木那樣爭一時的榮盛呢?仔細想想吧,傷害自己的到底是什麽,又怎麽可以去怨恨這秋聲呢?”童子沒有應答,低頭沈沈睡去,卻聽得四壁蟲聲唧唧,像在附和我的歎息。

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二十一日,宗元向你告白,承蒙來信說想要拜我為師。我的學問不深厚,文章著作亦十分淺薄,仔細回顧一下自己心中,沒有什麼可供你學習的,雖然常常喜歡談談學問,寫寫文章,卻不敢自以為是。不料你從國都來到永州,竟然會看中我。我自己衡量並沒有可取之處,假如有可取之處,也不敢做人家老師,做一般人的老師都不敢了,何況是做你的老師呢?

孟子說:「人的毛病在於喜歡做別人的老師。」從魏晉以來,人們更加不追隨老師學習,現在(唐)則沒聽說有人敢為人師;有的話往往譏笑他,認為是個狂妄的人。只有韓愈奮勇不顧世俗的眼光,勇於觸犯眾人的忌諱,甘願承受他人的譏笑和侮辱,招收後進學生,寫了師說這篇文章,容色嚴正地當地老師。世人果然君起責怪他,指指點點,互遞眼色,相互拉扯,加油添醋的非議他。韓愈因此得了狂妄的名聲;住在長安,飯都來不及煮熟,又忽忙東去,這種情形已經很多次了。

屈子懷沙賦說:「城裏面的狗,成群的叫,對所奇怪的事物叫。」我過去聽說庸蜀以南,經常下雨,很少出太陽,太陽一出來,狗就叫。我認為是言過其實。六七年前,我到南方來。元和二年冬天,剛好遇到一場大雪,一直越過五嶺,覆蓋南越數州,數州的狗,都驚慌地又叫又咬,到處亂走,接連好幾天,到雪不下才停下來。然後我才相信從前聽到的傳聞。現在韓愈既然認為自己是蜀地的太陽,而你又想讓我成為南越的雪,這不是會為我招來禍害嗎?不只會使我受害也會使你遭受傷害,然而雪和日哪有過錯呢?只是狗罷了!試想當今天下不叫的又有幾人呢?而誰敢在眾人前標新立異,而招來嘲弄和侮辱?

我自從因罪被貶以來,更加不敢有什麼野心,在南方住了九年,多了腳氣病,逐漸不喜歡吵鬧,怎可讓那些嘮叨不休的人,不分早晚常在我耳邊講些我不喜歡聽的話,來干擾我平靜的心呢?聽了,只有身體更僵硬,心裡更憂亂罷了,日子更加難過。平常往往有意外的閒言閒語,只是沒聽過批評我喜歡當人老師的閒話。(所以你不要害我。)

又聽說古時候重視加冠禮,用來要求成人之道,這是聖人所特別注重的禮節。數百年來,世人不再舉行。近來有孫昌胤這個人,獨自下定決心,振奮精神,舉行此禮。行過禮後,隔天上朝,到了外庭,把芴板插入紳帶,向眾官員們說:「我的兒子行完冠禮了。」聽到的人都非常詫異的樣子。京兆尹鄭叔則生氣的放下笏板,退後站住說:「這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避之唯恐不及)」廷上的人都大笑。天下的人不去指責鄭叔則行為的不是,而稱讚孫昌胤作為的得當,為什麼?因為他做了別人不願做的事。現在自命為師的人,(下場)大都和這情形相同。

你德性寬厚,文辭精深,所寫的文章,都氣勢廣大,有古人風貌,就算我敢當你的老師,又能增長你什麼呢?假如是因為我的年紀比你大,聞道著書的時候不比你晚,真的想和我交換心情,那我當然願意把所知道的都告訴你,你姑且自己選擇,認為可取的就採取,認為不可取的就棄去,這樣就可以了!假如要立下是非來教你,我的才學不夠,又害怕前面所說的,那我是一定不敢的了。

你先前所想見我的文章,已經全部奉上了,並不是用來向你炫耀的,姑且只是想看看你的反應(態度),真正的好惡如何?現在來信,說得都太過誇讚我了。你當然不是喜歡隨便阿諛別人的人,只是太愛護我才如此罷了。

從前我年輕時,寫文章,力求文章精妙。長大後,才知道文章是用來闡明聖道的,因此不是隨便以寫的華麗鮮豔,講究辭藻,和聲律的誇飾就認為是最會寫文章的。以上我所敍述的,都自認為接近聖道,卻不知果真離道近還是遠呢?你喜好聖道,而肯定我的文章,或許我的文章離道不遠了。

所以我每次寫文章,從不敢以輕忽隨便的態度寫作文章,害怕文章輕率而沒有思路,害怕文章鬆散而不謹嚴,從不敢在思路不清的時候寫,害怕文章不明斷而又雜亂,從不敢以驕矜之心寫作文章,害怕顯現高傲驕狂的意味。

收斂文辭是要文章含蓄,發揮文理是要文章明晰,疏通文章是要文章暢達,剪裁全文篇章是要文章簡潔;激揚是要文章輕清,凝聚是要文章穩重,這是我用來輔佐護衛聖道的方法。根源尚書,以求質樸;根源詩經,以求恆久;根源禮書,以求合宜,根源春秋,以求明斷,根源易經,以求變化,這是我尋求聖道的根本。參酌穀梁傳,以磨礪文氣,參酌孟子、荀子,以暢達條理;參酌莊子、老子,以活潑思路;參酌離騷,以得深情幽致;參酌史記,以顯精鍊,這是我多方推求,融會貫通後,用來寫文章的方法。

這些意見,到底是對呢?還是不對呢?有可取之處呢?還是沒有可取之處?你姑且看看做一番選擇,閒暇時告訴我(其實想要他趕快來信)。假如能趕快來信以推廣聖道,你沒有收穫,我也會有所得,又何必稱我老師呢?取其實際,不要虛名,免得招惹越蜀的群狗驚怪亂叫,而被外廷的官員譏笑,這樣就最好了。宗元再向你說明。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進學解翻譯

這是網路上找來的顧易生先生的翻譯。

國子先生早上走進太學,召集學生們站立在學舍下面,教導他們說:“學業的精進由於勤奮,而荒廢由於遊蕩玩樂;德行的成就由於思考,而敗壞由於因循隨便。當前聖君與賢臣相遇合,法制健全。拔除兇惡奸邪,晉升英俊善良。具有微小優點的都已錄取,稱有一技之長的無不任用。搜羅人材,加以甄別、教育、培養,對他們刮去污垢,磨煉得閃閃發光。大概只有能力不足而僥倖而得選上的,誰說多才多藝而不被高舉呢?諸位學生只怕學業不能精進,不要怕主管部門官吏看不清;只怕德行不能成就,不要怕主管部門官吏不公正。”
話沒有說完,有人在行列裏笑道:“先生在欺騙我們吧?我們這些學生侍奉您先生,到現在已經好幾年了。先生嘴裏不斷地誦讀六經的文章,兩手不停地翻著諸子百家的書籍。對記事之文一定提取它的要點,對理論之作一定探索它深奧的旨意。不知滿足地多方面學習,力求有所收穫,大的小的都不捨棄。甚至點上燈燭夜以繼日,經常這樣刻苦用功,一年到頭不休息。先生的從事學業可以說勤奮了。
抵制、批駁異端邪說,排斥佛教與道家,彌補儒學的缺漏,發揚光大儒學精深微妙的義理。尋找渺茫失落的古代聖人之道的傳統,獨自廣泛搜求、遙遠承接。(他認為孟子之後都沒有傳人,他以道的傳人自居)防堵氾濫奔流的各條川河(障,築堤坊),引導它們東注大海;挽回堤防潰決的狂濤怒瀾(既倒,已經倒,堤防已經倒,水會氾濫。所以這兩句應該倒過來看,堤防倒,水流出,要將水追回,所以說「迴」。之後要在建新堤防,就是「障」。)先生您對於儒家,可以說是有功勞了。
心神沉浸在意味濃郁醇厚的書籍裏,仔細地品嘗咀嚼其中精英華采,(因為吸收這麼多,所以)寫作起文章來,書卷堆滿了家屋。(具體吸收什麼呢?)向上規模取法虞、夏時代的典章,深遠博大得無邊無際;周代的誥書和殷代的《盤庚》,多麼艱澀拗口難讀;《春秋》的語言精練準確,《左傳》的文辭鋪張誇飾;《易經》變化奇妙而有法則,《詩經》思想端正而辭采華美;往下一直到《莊子》、《離騷》,太史公的記錄;揚雄、司馬相如的創作,同樣巧妙而曲調各異。先生的文章可以說是厚積其中,故能外表氣勢奔放,波瀾壯闊。
先生少年時代就開始懂得學習,敢作敢為,長大之後通達道理,處理各種事情,左的右的,無不合宜。先生的做人,可以說是有成就的了。可是在公的方面不能被人們信任,在私的方面得不到朋友的幫助。前進退後,都發生困難,動一動便惹禍獲罪。剛當上御史就被貶到南方邊遠地區。做了三年博士,職務閒散表現不出治理的成績。命運(之神)與你的敵仇共謀,所以你才會不時遭受失敗。冬天氣候還算暖和的日子裏,您的兒女們已為缺衣少穿而哭著喊冷;年成豐收而您的夫人卻仍為食糧不足而啼說饑餓。您自己的頭頂禿了,牙齒缺了,這樣一直到死,有什麼好處呢?不知道想想這些,倒反而來教訓別人幹麼呢?”
國子先生說:“唉,你到前面來啊!要知道那些大的木材做屋樑,小的木材做瓦椽,做斗栱,短椽的,做門臼、門橛、門閂、門柱的,都量材使用,各適其宜而建成房屋,這是工匠的技巧啊。貴重的地榆、朱砂,天麻、龍芝,牛尿、馬屁菌,壞鼓的皮,全都收集,儲藏齊備,等到需用的時候就沒有遺缺的,這是醫師的高明啊。提拔人材,公正賢明,選用人材,態度公正。靈巧的人和樸質的人都得引進,有的人謙和而成為美好,有的人豪放而成為傑出,比較各人的短處,衡量各人長處,按照他們的才能品格分配適當的職務,這是宰相的方法啊!
從前孟軻愛好辯論,孔子之道得以闡明,他遊歷的車跡周遍天下,最後在奔走中老去。荀況恪守正道,發揚光大宏偉的理論,因為逃避讒言到了楚國,還是丟官而死在蘭陵。這兩位大儒,說出話來成為經典,一舉一動成為法則,遠遠超越常人,優異到進入聖人的境界,可是他們在世上的遭遇是怎樣呢?
(他們那麼好都遭逢如此不堪的命運)現在你們的先生(韓愈自稱)學習雖然勤勞卻不能順於道統,言論雖然不少卻不切合要旨,文章雖然寫得出奇卻無益于實用,行為雖然有修養卻並沒有突出於一般人的表現,尚且每月浪費國家的俸錢,每年消耗倉庫裏的糧食;兒子不懂得耕地,妻子不懂得織布;出門乘著車馬,後面跟著僕人,安安穩穩地坐著吃飯。局局促促地按常規行事,眼光狹窄地在舊書裏盜竊陳言,東抄西襲。然而聖明的君主不加處罰,也沒有被宰相大臣所斥逐,豈不是幸運麼?
有所舉動(動,也可以是動輒,例如動輒得咎)就遭到譭謗,名譽也跟著受到影響(名聲也隨之高揚,也可以)。被放置在閒散的位置上,實在是恰如其份的。至於商量財物的有無,計較品級的高低,忘記了自己有多少斤兩,指摘官長上司的缺點,這就等於所說的責問工匠的為什麼不用小木樁做柱子,批評醫師的用菖蒲延年益壽,卻想引進他的豬苓啊!(顧易生)

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The Road Not Taken

A《未選擇的路》是佛洛斯特的一首名詩,作於1915年。


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l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黃樹林裡分叉兩條路,            

只可惜我不能都踏行。                 

我,單獨的旅人,佇立良久, 

極目眺望一條路的盡頭,            

看它隱沒在叢林深處。               

於是我選擇了另一條路,             

一樣平直,也許更值得,            

因為青草茵茵,還未被踏過,    

若有過往人蹤,                             

路的狀況會相差無幾。                

 那天早晨,兩條路都覆蓋在枯葉下,沒有踐踏的污痕:

    啊,原先那條路留給另一天吧! 

明知一條路會引出另一條路,   

我懷疑我是否會回到原處。         

在許多許多年以後,在某處,     

我會輕輕歎息說:                        

黃樹林裡分叉兩條路,而我,     

我選擇了較少人跡的一條,        

使得一切多麼地不同。     

Stopping by Woods on Snowy Evening 

雪夜林畔小駐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t;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想來我認識這座森林 

林主的莊宅就在鄉村 

卻不會見我在此駐馬 

看他林中積雪的美景 


我的小馬一定頗驚訝 

四望不見有什麼農家 

偏是一年最暗的黃昏 

寒林和冰湖之間停下 


牠搖一搖身上的串鈴 

問我這地方該不該停 

此外只有輕風拂雪片 

再也聽不見其他聲音 


森林又暗又深真可羨 

但我還要守一些諾言 

還要趕多少路才安眠 

還要趕多少路才安眠 

(譯文錄自余光中)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 
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詞和名詞。形容詞、名詞帶賓語用作意動,就是覺得賓語怎麼樣的意思。經常可翻譯為…………”認為…………”……當做……” 
1
、形容詞的意動。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為美認為……。美我,即以我為美認為我美。意為:我的妻子以我為美,這是偏愛我。或者:我的妻子認為我很美,是因為她偏愛我的緣故)。

又如: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貴,意動,認為五穀貴;賤,意動,認為金玉賤)。 
2
、名詞的意動。邑人異之,稍稍賓客其父。(賓客,名詞,賓客其父,即:以其父為賓客,意為人們用賓客之禮對待他的父親)。 

不能省略賓語,通常表示主觀上的認為,不是客觀事實。

使動用法

使動用法

一、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怎麽樣”的意思。

特徵:意義關係——主語使賓語動

結構關係——以動賓形式表達兼語內容

例:(1)土風坐男使女立。(杜甫《負薪行》)(坐男,使男坐;坐,坐持家;立,立門戶)

2)齊使田忌將而往/齊威王欲將孫臏(《史·孫臏》)

二、動詞的使動用法

(一)不及物動詞使動用法(不及物動詞本不帶賓語;如帶賓語即用作使動。)

1)焉用亡鄭以陪(增加)鄰:(《左·僖三十年》)(使鄭亡)

2)項伯殺人,臣活之。(《史·鴻門宴》)(使之活)

3)(吳)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史·陳涉起義》)(使尉忿恚)

4)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後畏。柳宗元《封建論》)(使之痛)

5)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之)(《荀子·天論》) (使(之)病)

       (比較: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

6)(曹)操軍方(並)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之)也。(《資治通鑒·赤壁之戰》)(使(之)走(逃跑))

(二)及物動詞使動用法(及物動詞本來帶賓語,其一般動賓與使動動賓,形式上沒有區別,區別只在意義上。)

1)晉侯趙盾酒。(《左·宣二年》)(使趙盾飲酒)

2)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si)之,xian)其二子焉。(《論語·子路從而後》)  (使之食;使其二子(拜)見)

3)天漢四年春正月,諸侯王于甘泉宮。(《漢·武帝紀》)(使諸侯王朝見)

二、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本不帶賓語;如帶賓語,賓語具有該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則該形容詞用為使動。)

1)今媼尊長安君之位。(《戰國策·觸龍》)(使長安君之位尊顯)

2)疆本而節用,則不能貧(之)(《荀子·天論》使本(農桑)強;使之貧)

        (比較: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

3 諸侯恐懼,會盟而謀秦。(賈誼《過秦論》)(使秦弱)

4 至於殘害至親,傷恩厚。(《漢·藝文志諸子略》)(使厚者薄)

5 春風又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舟》)(使江南岸綠)

三、名詞的使動用法(名詞本不帶賓語;如帶賓語,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為了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則該名詞用作使動。)

 1 縱江東父兄憐而我,我何面目見之。(《史·項羽本紀》)(使我當王)

 2 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骨也。(《左·襄二十二年》)(使骨生肉)

3)天子不得而臣(之)也,諸侯不得而友(之)也。(劉向《新序·節士》)(使之為臣,使之為友)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商山早行


《商山早行》是唐代著名的羈旅行役詩之一,為詩人離開長安時所作 。其中,“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已成為眾口傳誦的名句。“早”字是這首詩所描寫的中心,詩中的一切動作、場景、情緒都圍繞著它而發出,為鏡頭焦點之所在。

首聯“晨起動征鐸 ,客行悲故鄉”,敍述了詩人啟程的時間和心情。詩人已經起床而後驛站催人登程的鈴聲才響,從此足可見出詩人急於登程、上路之早的情態 。“悲故鄉三字則點出了詩人早行的原因,表現了其寢不安眠 、倍加思鄉之情折磨的內心痛楚。

次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寫詩人初離驛站之所見。這裏,詩人用感情的紅線穿起了一串名詞之珠,為我們構成了一幅別具情彩的早行圖:雄雞啼鳴,昂首啄開了新的一頁日曆,正在此時,一輪殘月卻仍懸于西天上方,清冷的月光伴隨著早行人的腳步踏上旅途。“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鋪滿銀霜的店前木板小橋上 ,已經留下行人的依稀可見的足跡。經過詩人這樣一詞一景致的層疊皴染,一幅淒清有致的霜晨圖便躍然紙上了。元代馬致遠的小令《淨天沙》中有“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的名句,如果追流溯源的話,不能不說其秋景圖深得溫庭筠這幅霜晨圖之妙趣。次聯寫雞啼,狀殘月,描人跡 ,繪銀霜 ,有聲、有色、有光、有溫度,但所突出的重心還是在一個“早”字上,只不過詩人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具體化罷了。

三聯“槲葉落山路 ,枳花明驛牆”,是寫早行一路之所見。“槲葉”凋零,“枳花”盛開,點出了早行的節令是在早春 。早春之中的“早行,晨霜凝地,槲葉滿路,當有春寒料峭之感,但一個“明”字卻別開境界,它打破了拂曉時分的淒冷、昏暗,給人以迎接紅日噴薄而出的信心和力量;同時,“明”字在後,也暗示出先行時天光之暗,從而反襯出始行之“早”。有人把上聯與這一聯看成是繪寫“秋天景色,顯然是因為其身處南方,不知北方初春尚有寒霜及槲、枳生長的規律。

末聯“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繼上聯而來,是回寫早行之先夜晚所得夢境的。意思是看到枳花明豔 、旭日將升的動人景象 ,於是我想起了昨夜的夢境。在夢中,我看到鳧雁歡騰嬉戲,落滿那美麗曲折的池塘,大概我不日也將見到家中的親人了吧?!這兩句詩表達含蓄。它本來是指詩人急於回家與親人團聚的情懷,然而,詩人卻避直就曲,而以“鳧雁”之“滿”塘的形象畫面傳出自己希冀早日與家人歡聚一堂的言外之意。這樣,就形成與首聯遙相呼應的完美構思局面,進一步突出了早行的原因,展示了詩人歸心似箭的強烈心情。

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陝西商縣東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離開長安,經過這裏。

另一種解法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詩人想起了昨夜在夢中出現的故鄉景色:“鳧雁滿回塘”。春天來了,故鄉杜陵,回塘水暖,鳧雁自得其樂;而自己,卻離家日遠,在茅店裏歇腳,在山路上奔波呢!“杜陵夢”,補出了夜間在茅店裏思家的心情,與“客行悲故鄉”首尾照應,互相補充;而夢中的故鄉景色與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鮮明的對照。眼裏看的是“槲葉落山路”,心裏想的是“鳧雁滿回塘”。“早行”之景與“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現。

我的想法:

春天到了,雁已回北,我尚居南在外。這是悲傷的主因。也是早起趕路的原因。杜陵並不是溫庭筠的家,夢到杜陵,怎麼可以說是回家團聚呢?何況鳬雁這種生物可以作為家人的象徵嗎?鳧雁的意思,

1.野鴨與大雁。有時單指大雁或野鴨。《荀子·富國》:“然後飛鳥鳧雁若煙海。”《楚辭·九辯》:“鳧鴈皆唼夫粱藻兮,鳳愈飄翔而高舉。

(2).鴨與鵝。 溫庭筠 《商山早行》詩:“因思 杜陵 夢,鳧雁滿回塘。”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朱雀門外街巷》:“近東即 迎祥池 ,夾岸垂楊、菰蒲、蓮荷,鳧雁游泳其間。” zdic.net 网】

我認為《楚辭‧九辯》鳧鴈皆唼夫粱藻兮,鳳愈飄翔而高舉。比較正確。將鳧雁與鳳凰並列比較,可以留在京都的那些佔滿官位的,就是那些無才的鳧雁,我這樣的鳳凰,注定要遠舉高飛。表示不得意。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才是這首詩要表達的主題。玉顏不及寒鴉色,春江水暖鴨先知,溫庭筠不及這兩種鴨與鴉,有點抱怨吧。

三、四兩句,歷來膾炙人口。梅堯臣曾經對歐陽修說:最好的詩,應該“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歐陽修請他舉例說明,他便舉出這兩句和賈島的“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並反問道:“道路辛苦,羈旅愁思,豈不見於言外乎?”(《六一詩話》)李東陽在《懷麓堂詩話》中進一步分析說:“‘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人但知其能道羈愁野況於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閑字,止提掇出緊關物色字樣,而音韻鏗鏘,意象具足,始為難得。若強排硬疊,不論其字面之清濁,音韻之諧舛,而雲我能寫景用事,豈可哉!”“

這兩句詩可分解為代表十種景物的十個名詞: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明驛牆"忠的明字,原先我以為可能花是白的,牆也是白的。不過我看到"修身以明汙"的句子時,想到這裡應該是花與牆是對比的,牆面可能是茅草的顏色,牆與牆裡面是暗的,外面則是白亮的。


【作者小傳】:

  溫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飛卿,太原人。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僅國子助教。少負才名,然屢試不第。又好譏諷權貴,多犯忌諱,因而長期抑鬱,終生不得志。他精通音律,熟悉詞調,在詞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規範化的作用。藝術成就遠在晚唐其他詞人之上。其詞題材較狹窄,多紅香翠軟,開“花間詞”派香豔之風。有些詞在意境的創造上,表現了他傑出的才能。他善於選擇富有特徵的景物構成藝術境界,表現人物情思,文筆含蓄,耐人尋味。其詩辭藻華麗有《溫庭筠詩集》,《金奩集》,存詞70餘首。注:部分版本為枳花照驛牆,現查大部分教科書已改為“明”:明,使…明豔。這句說:枳花鮮豔地開放在驛站牆邊

  

  關於溫庭筠的生年,史籍無載。溫集舊注斷為穆宗長慶四年(824年),夏承燾《溫飛卿系年》以為生於元和七年(812年)。近年陳尚君《溫庭筠早年事蹟考辨》雲生於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梁超然《唐才子傳校箋》同意陳尚君所考。以溫庭筠生於貞元十七年算,卒於鹹通七年(866年),則他享年66歲。《舊唐書》本傳中說他“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豔之詞”。詞有《握蘭集》、《金荃集》,今不傳。唯《花間集》中尚存有其詞六十六首。詩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溫李”。《北夢瑣言》說溫庭筠“才思豔麗,工於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所以時人稱為“溫八叉”。

  這樣有才華的人,卻數舉進士不中第。今可考見者,溫庭給開成四年(839年)年將40時開始應舉,未中,只在京兆府試以榜副得貢,連省試也未能參加。究其原因,大約是受宮中政治鬥爭之害。因為楊賢妃的讒害,莊恪太子左右數十人或被殺,或被逐,沙汰殆盡,隨後莊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溫庭筠被捲進這起政治鬥爭中,沒被禍已算不錯了,哪還指望中進士。在他步入科場前,便註定了不能及第的命運。開成四年應舉不第後,溫庭筠在雩郊住了兩年,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二年抱疾,不赴鄉薦試有司”。

  後徐商鎮襄陽,辟為巡官,此時溫庭筠已56歲。在襄陽,溫庭筠與皮成式、周繇等交遊酬唱。在襄陽呆了幾年時間,徐商詔征赴闕,溫庭筠隨後也離開襄陽,去了江東,此時已經61歲了,62歲那年冬回又到了淮南。  鹹通六年(865 年),溫庭筠出任國子助教,次年,以國子助教主國子監試。曾在科場屢遭壓制的溫庭筠,主試與眾不同,嚴格以文判等後,“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並書榜文曰:“右,前件進士所納詩篇等,識略精進,堪神教化,聲調激切,曲備風謠,標題命篇,時所難著,燈燭之下,雄詞卓然。誠宜榜示眾人,不敢獨斷華藻。並仰榜出,以明無私。”將所試詩文公佈於眾,大有請群眾監督的意思,杜絕了因人取土的不正之風,在當時傳為美談。  

  《花間集》收溫詞最多達66首,可以說溫庭筠是第一位專力填詞的詩人。詞這種文學形式,到了溫庭筠手裏才真正被人們重視起來,隨後五代與宋代的詞人競相為之,終於使詞在中國古代文壇上成蔚為大觀,至現在仍然有著極廣泛的影響。溫庭筠對詞的貢獻,永遠受到後人的尊敬。

  溫庭筠的詩,寫得清婉精麗,備受時人推崇,《商山早行》詩之“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傳。相傳宋代名詩人歐陽修非常讚賞這一聯,曾自作“鳥聲茅店雨,野色板橋春”,但終未能超出溫詩原意。

 

  除詩詞外,溫庭筠還是一位小說作家、學者。據《新唐書•藝文志》,溫庭筠撰有小說《乾巽子》3卷、《採茶錄》1卷,編纂類書《學海》10卷。可惜全部亡佚,現在無從探知其詳。尤其是《學海》10卷的亡佚,實在是我國學術史上的一大損失。如果《學海》能保存下來,必然會對學術研究和輯佚等工作大有貢獻。

 







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村莊處處披滿夕陽餘輝,牛羊紛紛從野外回歸村中深巷。老叟惦念著放牧的孫兒,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雉雞鳴叫麥兒即將抽穗,蠶兒成眠桑葉已經薄稀。農夫們荷鋤回到了村裏,相見歡聲笑語戀戀依依。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悵然地吟起《式微》。


首詩是描寫田家閒逸的。詩人面對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恬然自得的田家晚歸景致,頓生羡慕之情。


看起來王維是在傍晚的時候與村中老人在一起,老人等著孫子,孫子去放牛羊。麥子要長大抽穗,蠶已經結繭,春天已經過了吧,收成可以期待。寫了季節,再寫成人農夫回家,「語依依」讓人想起陶淵明「悅親戚之情話」。

宇文所安在《盛唐詩》中對王維的看法

他對感覺過程的關注,事物如何被看到、實際事物如何影響事物被看到的過程。力求某種真實性,不是從類型慣例中獲得的真實性,而是直接感覺的真實性。

王維對詩體發展最大的貢獻可能是絕句技巧。王維能夠運用初唐絕句敏銳、警句式的結尾。並偏愛盛唐流行的意向結尾。他自己也發展了一種結尾方式:結束於迷一般的含蓄陳述,如此簡單,或似乎很不完整,以致讀者被迫從中尋找對絕句結尾的重要期待。對表面的不信任,外表和真實的分離,以及意義的隱藏,這些都不是前兩個半世紀詩歌的特徵。宮廷詩是一種表面化的詩歌,說出來的就是要表達的。而新的發展是,情感領域的抑制法則,在認識論領域變成隱藏法則。(這用來解釋春秋時代的貴族社會在轉變為同質社會時,道家的老子所呈現的思想特徵如出一轍。宇文所安有一篇討論豫讓的文章,收在《他山的石頭記》之中,可以參看。)

回歸是王維與同時代詩人最引人注目的主題之一。他們要離開充滿危險、失意、屈辱的京城社會的虛偽世界,以及京城的詩歌。王維則是回歸一種寂靜無為的狀態。

「無意」也是他的主題。涉及對想望未來、控制未來的意願的否定。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酬張少府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竹里館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本上王維受禪學的影響極深,「空寂」是他努力以趣的境界,儘以現象學的觀念來觀察其「居」.「憂懼」.「時間」.「空間」等尺標是不足的,輞川詩中尚有許多好詩,只有透過佛家色空辯證的角度才能欣賞到箇中滋味。

  原始佛教三法印所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即已展開色空世界的精義,色塵世界中諸事物,必定要經歷成、住、壞、空,剎那生滅的現象,一切均「如夢如幻如電如露」(《金剛經》偈)沒有真我在其中,禪者均明白其為幻心妄影之苦,只有涅槃寂靜才能真正達到清涼、安樂。十二分教不論般若經、華嚴經都以這種色空辯證為基礎,禪宗所謂「畢竟空」也是如此。

色塵世界是因緣生,因緣滅,「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中論.觀四諦品二十四》)王維在輞川詩中也充滿慧眼觀照下的色空對照,譬如〈文杏館〉之「文杏─梁」「香茅─宇」「棟裏雲─人間雨」,即是色塵世界物質變化的無常性。文杏異樹在因緣和合下被裁製成棟梁,香茅被結成屋宇,棟裏的雲化作世間的雨等等,就其物質的本質而言是一,但情境樣態卻已早經變化。〈茱萸沜〉同樣也寫出對色塵變異的觀察,詩云:

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山中儻留客,置此茱萸杯。

從「結實」(三月)到「花開」(七八月)到「茱萸杯」,冷眼看盡自然草木的生、住、異、滅。〈辛夷塢〉一首更是顯出如此的剎那生滅.

這首詩中,辛夷花曾「紅萼」燦發,詩人卻在瞬間從其「開」寫到「落」。時間在王維這些作品中似乎已不分三月或七八月,也不分朝夕春秋,彷彿只一剎那,這些草木卻已然瞬息萬變,歷剎那千劫。英國詩人布萊克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王維早已在輞川詩中的草木,寄寓著「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道理。

王維在輞川詩中充滿慧眼觀照下的色空對照.


以上文字摘自 禪與存有─王維輞川詩析論

作者:蕭麗華 臺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有人說此詩與蘇東坡這兩句: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相似


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杜甫

花近高樓,表示沒有修剪,春天長的快。客是杜甫,為何傷心?因為萬方多難,多難之時仍然有花,花雖好而天下不安,對比出風景與感情的落差。杜甫曾有「感時花濺淚」一語,用景情相似來強化感情,此處則是用差異來呈現落寞孤寂。
高樓上可以見到錦江春色,此處有春色,則他處亦有,天地間俱有,局勢應該是樂觀的,反攻的號角已經響起,春色比喻樂觀展望。
浮雲變動不居,是吐蕃之象徵。
我之朝廷如北極星一般為眾星所拱,終古不動,吐蕃如同浮雲,隨時可變,雖有一時蔽日之效,終非長久。後主雖無用,至今仍享祭祀,原因何在?因為劉備肯任用賢才,尤其是諸葛亮,我也希望當今皇上可以任用賢才,我早晚讀著梁父吟,如同諸葛亮一樣,等待著明君的造訪。

關於諸葛亮,杜甫有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廟】唐 · 杜甫
久游巴子國,屢入武侯祠,竹日斜虛寢,溪風滿薄帷,君臣當共濟,賢聖亦同時,翊戴歸先主,并吞更出師,蟲蛇穿畫壁,巫覡醉蛛絲,欻憶吟梁父,躬耕也未遲

【上卿翁請修武侯廟遺像缺落時】唐 · 杜甫
大賢為政即多聞,刺史真符不必分,尚有西郊諸葛廟,臥龍無首對江濆。

【詠懷古跡五首之四】 唐 · 杜甫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詠懷古跡五首之五】唐 · 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据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福移漢祚難恢復,志決身殲軍務勞。(受倚重像伊尹呂尚,指揮若定也像蕭何,可識蕭何之後有曹參,諸葛亮之後卻沒有人才。)

棄我去者


棄我去者:主詞是昨日之日,將棄我去者移到句首,作用是強調此詞之重要。昨日已去,用「棄」字表現出自己被拋棄的淒涼感與無助感。
長風顯示壯闊,秋雁表季節。雁將於秋天南飛,長風萬里送之,我亦以如同長風萬里之情送你。(李白曾經用桃花潭水深千呎,不及汪倫送我情。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來表現別情依依。)

秋天適宜登高望遠,登高送行應飲酒盡興,「酣高樓」即此意。建安七子的王燦有〈登樓賦〉,見下文,陳子昂登幽州臺歌,說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也是一種登樓的主題,一種沒有人了解我的悲哀。後來蘇東坡明月幾時有,也是在秋天登樓,那一篇同時具有嚮往天界與懷念親人兩個主題,李白這一首則是表現追尋超越之嚮往與有翅難飛的窘迫。

文章好,所以想上青天。你像建安七子,文章剛健有力;我像謝朓,清新俊逸。都想要高飛上青天,可是沒有翅膀也沒有長風,表現求之靡途的困窘。

有才無命,故愁,舉杯澆愁無助於事,因為愁如水,抽刀斷水水更流,時間一天天過就像流水,過去的日子已棄我而去(回到第一句),未來不可知,而你又要離開(回到第二句之煩憂)。既然這麼不如意,不如明天散髮,意思是不要作文明之人,隱居佯狂,不再仕進。扁舟是小船,《史記‧貨殖列傳

蠡既雪會稽之恥,乃喟然而歎曰:「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國,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之陶為朱公。朱公以為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乃治產積居。與時逐而不責於人。故善治生者,能擇人而任時。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此所謂富好行其德者也。後年衰老而聽子孫,子孫脩業而息之,遂至巨萬。故言富者皆稱陶朱公。


孔子也有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之說。這兩個典故都可能是李白此處想要表達的意思。
王粲 < 登樓賦>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
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
北彌陶牧,西接昭丘,華實敝野,黍稷盈疇。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踰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
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與之嘆音。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
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唯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和"景翳翳以將入"是不是很像,前一句和"撫孤松而盤桓"也很像,只是沒有孤松而已。)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
獸狂顧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憯惻。氣交憤於胸臆兮,悵盤桓以反側。


王粲 <登樓賦> 翻譯

登上城樓,四面張望,藉著閒暇的時間來銷除憂愁。看看樓宇所處的地位, 像這樣爽朗開闊的,的確少有。清澈的漳水從這兒流過,緊靠著曲曲折折沮水中 的長洲。背後起伏著平坦的大路,前面低濕之處,有可資灌溉的水流。北面一直
達到陶朱公住過的郊原,西面則接近楚昭王的墓丘。漫山遍野都是花木果實,禾 黍高梁也生滿了田疇。這樣的環境雖然美,卻不是我的家鄉,有什麼值得我留戀的呢?
身遭亂世,被迫漂泊流離,至今已十多年了。我一心只想回家,有誰能忍受 鄉愁的煎熬呢?靠著樓邊的欄杆遙望,當著北風敞開我的衣襟,放眼看看邈遠的平原,卻被這高小的荊山遮斷了視線。道路迢迢,川流深遠,悲痛著故鄉阻隔,禁不住淚流滿面。從前孔子留在陳國,曾發出「回去吧」的悲嘆,鍾儀被囚在晉 國,依然還奏著楚音,莊舄在楚國做官,還是吟著越國的詩篇。懷念故鄉是人之 常情,怎會因困或顯,而有所不同呢?光陰迅速地流逝,「俟河之清」不知要等 到哪一天?希望能出現一條平坦的大道,使我從此奮力向前。所怕的是和瓠瓜一 樣徒然繫著,又像潔淨的井水,不被人們飲用那樣令人悲嘆

在樓上徘徊了許久,不知不覺,太陽已快要銜山了,蕭瑟的淒風從四面吹來 ,一時吹得天昏地暗。走獸們東張西望尋覓伴侶,鳥兒也相互鳴叫著,展翅飛散。田野中靜寂得沒有人影,只有趕路的人還在蹣跚地步行。看到這種情景,更觸發了我的憂思,心中真有無限的痛苦和感傷。從樓梯上走下來,胸中已充滿了悲憤,一直到深夜仍無法入睡,悵悵的翻來覆去,終究難以成眠。

宇文所安曾經說:

李白的古風,沿襲陳子昂的感遇傳統。詠史詩和遊仙詩使他的天賦出色發揮,兩者都涉及看不見的世界。

他的句法異乎尋常的直截了當,作品充滿口語。冗長、散文式詩句所起的作用,普通詩歌兩三字就可以達到。

李白風格最重要的特徵也許是簡化和限制詩句之間和聯句之間的聯繫。同時代人普遍將一聯詩看作基本構思單位,結果他們的詩經常傾向不用連接詞的極端排比。李白使詩句重新成為基本的語法單位。在他的詩中,思想自如地、連續地通過詩句和聯句之間的縫隙。讀者從李白詩中感受到的活力和直率,多數來自他對聯句之間障礙的減弱。

李白在突出氣勢和不受約束的關注,超過對文體的關注。作為一個生長於京師中心詩壇外部的人,以其獨立性形成一種新價值。

與王維不同,李白對如何感受外界沒有多大興趣。他只寫一個巨大的我。他的詩是一種創造自我的詩。

李白發現酒是獲得精神自由和直率行為的工具,他的重點在飲者而不是飲酒。他在其中發現孤立,而孤立既不是孤獨,也不是寧靜隱逸。而是為詩人開啟機會,顯示創造性的、豐富的自我。以即以自己的想像控制周圍環境的能力。

正由於李白缺乏京城詩人對真實的追求,他才能馳騁虛構想像。

李白的奇之又奇,對天寶趣味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包括狂士角色、追求奇異以及虛幻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