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杜甫

花近高樓,表示沒有修剪,春天長的快。客是杜甫,為何傷心?因為萬方多難,多難之時仍然有花,花雖好而天下不安,對比出風景與感情的落差。杜甫曾有「感時花濺淚」一語,用景情相似來強化感情,此處則是用差異來呈現落寞孤寂。
高樓上可以見到錦江春色,此處有春色,則他處亦有,天地間俱有,局勢應該是樂觀的,反攻的號角已經響起,春色比喻樂觀展望。
浮雲變動不居,是吐蕃之象徵。
我之朝廷如北極星一般為眾星所拱,終古不動,吐蕃如同浮雲,隨時可變,雖有一時蔽日之效,終非長久。後主雖無用,至今仍享祭祀,原因何在?因為劉備肯任用賢才,尤其是諸葛亮,我也希望當今皇上可以任用賢才,我早晚讀著梁父吟,如同諸葛亮一樣,等待著明君的造訪。

關於諸葛亮,杜甫有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廟】唐 · 杜甫
久游巴子國,屢入武侯祠,竹日斜虛寢,溪風滿薄帷,君臣當共濟,賢聖亦同時,翊戴歸先主,并吞更出師,蟲蛇穿畫壁,巫覡醉蛛絲,欻憶吟梁父,躬耕也未遲

【上卿翁請修武侯廟遺像缺落時】唐 · 杜甫
大賢為政即多聞,刺史真符不必分,尚有西郊諸葛廟,臥龍無首對江濆。

【詠懷古跡五首之四】 唐 · 杜甫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詠懷古跡五首之五】唐 · 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据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福移漢祚難恢復,志決身殲軍務勞。(受倚重像伊尹呂尚,指揮若定也像蕭何,可識蕭何之後有曹參,諸葛亮之後卻沒有人才。)

1 則留言:

  1. 宇文所安對杜甫的看法摘錄如下
    杜甫
    較早的唐詩中,慣例是基本問題。他在暗中引導著創作,一首詩是藝術共同體中或多或少帶有個性特點的作品。慣例的生成作用十分巨大,以致在小詩人那裡,詩歌實際上是自動合成,詩歌慣例始終是賦予所有變體以意義的重要標準。杜甫從慣例中解放出來,傳統文學和慣例極少支配他的創作。
    杜甫是第一位家族根基在京城的詩人。他對國家的關注可能與此背景有關。
    迅速的風格轉換是杜甫詩的特徵。
    744年遇見李白。兩人一起東遊。
    後代詩人雖然學習到杜甫的自然主義,處理日常生活的細節,卻很少能夠達到他在態度和意旨方面的自由隨意。這種自由隨意使杜詩體現出寬容的人性。
    諸葛亮這位人物久久縈繞杜甫的成都詩和夔州詩,他是生於錯誤時代的天才,徒然地試圖恢復統一帝國,他對詩人有特殊意義。
    在杜甫之前,詩人寫什麼和如何寫,主要根據題材。杜甫大大超出傳統題材的限制,也擴充了現成題材的範圍。將分散於詩歌類型中的各種要素重新組合,創造出混和形式,杜甫名望在中唐的上升,正與題材在詩歌中重要性大大降低相一致。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