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

三峽
















本文節選自《水經注·江水》,是“又東過巫縣南,鹽水從縣東南流注之”句注釋中的一段。先以“自三峽七百里中”點明地點和範圍,接用二十六字概寫巍峨綿亙、隔江對峙的三峽總貌,重點在山。然後分用三小節描寫夏季、冬春和秋季的景色,刻意寫水。既能縱覽乾坤從大處落墨,又能別具隻眼而洞察幽微,緩急相間,動靜相生,筆依物轉,情隨景遷,於寥寥一百五十餘字中,歷歷如繪地再現了三峽(主要是巫峽)的險峻奇秀。
【譯文】

在三峽的七百里中,兩岸山連著山,幾乎沒有半點空隙。層層疊疊的山岩峰巒,遮蔽了天空,擋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到了夏季,大水漫上兩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斷絕了。有時皇帝有詔命必須火速傳達,(必須冒險一行)早晨從白帝城動身,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騎上駿馬,駕著長風飛翔,也沒有如此迅速。(這是從另一面說明水路斷絕的原因)
春冬季節,白色的急流,迴旋著清波(急又淺的部分);碧綠的深潭,倒映著兩岸山色(深又靜之處。素湍迴清,綠潭倒影,兩句交錯)。極為陡峭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姿態奇特的柏樹,大小瀑布,在那裏飛射沖刷(瀑布是白的,樹是綠的,岩石是暗黃色的,水不是很大,瀑布顯其娟秀而非雄偉。),江水清澈,樹木繁盛,群山峻峭,綠草豐茂,確實很有趣味。
每逢雨後初晴或霜天清晨,樹林山澗冷落而蕭索(雨後林寒,霜旦澗肅,兩者應該有區分,也是交錯的句法。動物都躲起來了,樹林安靜,也許因為寒冷,這是林寒的部分。澗肅是水的部分,也許通行的旅客因冷而減少,也許水量增加所以水流加快,肅有峻急之意。這樣的氣氛之下,猿鳴聲音如同長嘯,悠長而淒切,少了雜音干擾,多了冷冽的空氣,引起悲傷之感的共鳴,機會比平常大。),常有猿猴在高處長聲鳴叫,聲音連續不斷,異常淒厲。迴響在空曠的山谷中,很長時間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這裏指太陽。
【沿】順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奔】這裏指飛奔的馬。
【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
【回清】迴旋的清波。 【絕巘】極高的山峰。
【清榮峻茂】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
【晴初】天剛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屬引】接連不斷。屬,動詞,連接。引,延長。 (我們課本的說法不對)

《三峽》寫的只是巫峽

  雖然文章開篇一句就是“自三峽七百里中”,其實,這段文字只寫了一個巫峽,並不是我們所認識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這三峽。

  在這段文字之前還有:“江水又東,逕廣溪峽,斯乃三峽之首也。峽中有瞿塘、黃龕二灘。其峽蓋自昔禹鑿以通江,郭景純所謂巴東之峽,夏后疏鑿者也。江水又東,逕巫峽,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江水歷峽東,逕新崩灘。其間首尾百六十里,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這部分已經寫完了“三峽之首”、“瞿塘、黃龕二灘”。接下來才是“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這才是開始寫巫峽了。

  《三峽》之後的文字接著是“江水歷峽”、“江水又東徑流水灘”、“江水又東徑宜昌北”、“江水又東徑狼尾”、“江水又東徑黃牛山下”,然後是“江水又東,逕西陵峽。宜都記曰:‘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百許里,山水紆曲,而兩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絕壁或千許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類。林木高茂,略盡冬春。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所謂三峽,此其一也”。這段文字才寫到了西陵峽。

  
  三峽並非七百里。
  《三峽》原文“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七百里”種種翻譯、解釋全認為“七百里”就是700里。其實,三峽是193公里,也就是不到400里。400、700,古今對里程的認識不會差距這樣大吧?其實這“七百里”並非實數,極言其長,行文造勢而已,不可實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